华为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,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81.7%!
年关将至,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化进程加速,行业消息频繁传来。最新动态显示,华为已经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,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。而特斯拉也将在2025年迈入年产1万台的阶段,到2026年三季度将实现15万台的年产量目标。此外,Figure AI也有望在2025年4月达产2000台人形机器人。
![](https://www.yikongzhineng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fd92194ffe8f4223b601bca47c6e5209-1024x751.webp)
行业前景广阔,零部件成制胜关键
随着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落地,产业链企业迎来兑现业绩的关键时刻。据预测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50亿美元,2024-2030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6.6%。其中,零部件是技术壁垒最高且成本占比最大的环节。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,核心零部件如无框力矩电机、减速器、力传感器和丝杠的成本占比高达67%。
![](https://www.yikongzhineng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640-15.png)
尤其是六维力矩传感器,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精确控制和类人操作的核心组件。其价格高昂,目前市场单价约为2万元,一台人形机器人通常需要配置4个六维力矩传感器。这也使得这一细分市场极具价值潜力。
![](https://www.yikongzhineng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640-16-1024x494.png)
华为入局引爆六维力矩传感器市场
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之一,柯力传感已经在六维力矩传感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2023年9月,柯力传感完成了对华为样品的供货并顺利通过测试,有望在近期进入正式供货阶段。华为之所以选择柯力传感,背后是其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持续研发投入。
- 技术积淀深厚
柯力传感深耕力学传感器领域多年,是中国市场的领先者。2023年,其力学传感器和仪表系列产品占总营收的60%以上。同时,公司掌握了六维力矩传感器领域的关键技术,包括结构解耦、算法优化及高速通讯等,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水准,线性精度优于0.3%FS,串扰精度优于2%。 - 研发投入加速
近五年来,柯力传感的研发投入从3969万元增长至9787万元,研发费用率从5.4%提升至9.14%。研发实力的增强让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备显著优势。
国产替代加速,市场规模高速扩张
当前,国内六维力矩传感器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导,国产化率仅为32.1%。然而,随着技术进步和本地化优势的显现,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。预计到2030年,国内六维力矩传感器的国产化率将提升至81.7%,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2.35亿元增至143.3亿元,年均复合增速达79.9%。
在这一背景下,柯力传感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企业,有望凭借技术实力和性价比优势,在行业变革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。
![](https://www.yikongzhineng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640-17.png)
多元化布局推动长期发展
除六维力矩传感器外,柯力传感还通过自研和投资并购完善其“传感器森林”战略,涉足光纤测温、流量、气体传感器等多领域。同时,公司积极拓展健康医疗、智能装备等市场,加快传感器平台化布局,进一步夯实市场地位。
结语
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,不仅为自身开拓了新增长点,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。尤其是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六维力矩传感器,未来成长空间巨大。柯力传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市场先发优势,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脱颖而出,迎来全新增长周期。
您好!请登录